观点:Sei Labs 联合创始人 Jay Jog
2017 年,CryptoKitties 导致以太坊网络崩溃,业界从区块链可扩展性方面得到了惨痛教训。如今,去中心化金融 (DeFi)锁定了超过 1000 亿美元,交易着数百万个非同质化代币 (NFT),这一教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以太坊虚拟机 (EVM)——驱动这一活动的引擎——已达到极限。
到目前为止,加密社区的答案是第 2 层解决方案——处理交易并向以太坊报告的独立链。但如果社区一直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答案怎么办?
第 2 层不是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第 2 层区块链一直被吹捧为解决 EVM 性能挑战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能够将计算工作从以太坊转移到二级链。事实证明,第 2 层解决方案只不过是一种“快速解决方案”,而不是许多人希望的永久解决方案。正如 Gemini 报道的那样,2024 年每 19 天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第 2 层,这表明竞争格局正在制造更多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第 2 层解决方案有其自身的挑战,主要与集中化和互操作性有关。当今的许多第 2 层区块链都使用集中式排序器运行,这可能会使网络面临交易审查、交易重新排序等问题。此外,Vitalik Buterin 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第 2 层正在努力保持互操作性。这引起了人们对第 2 层混乱状态的关注,这进一步导致了流动性分散和复杂的用户体验。
高级汇总设计已尝试解决这些痛点。最近,出现了一种名为原生汇总的新设计,试图解决第 2 层的集中化问题。原生汇总会夺走项目的价值,这将大大阻碍采用。因此,原生汇总是否能解决以太坊所有紧迫问题值得怀疑。
既然 EVM 本身面临诸多挑战,那么为什么要依赖第 2 层而不是另辟蹊径呢?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根据 L2BEAT 的数据,运行所有主要 L2 每年的成本约为9553 万美元。与其花更多钱构建和运行更多 L2 和互操作性解决方案,为什么不专注于完善现有的基础层呢?
比 TPS 更准确的替代方案
为了打造性能最佳的 Layer 1,行业必须首先重新评估跟踪区块链性能的方法。大多数区块链都注重吞吐量,使用每秒交易量 (TPS) 来比较链性能。虽然许多人认为,达到每秒最大交易量是实现加密货币主流采用的方法,但不幸的是,TPS 无法进行同类比较,因为不同类型的交易需要不同数量的计算。
例如,以太
以太坊$1,536转账需要 21,000 单位 gas,而 ERC-20 转账需要 65,000 单位,这证实了在跟踪大规模交易和网络吞吐量时,TPS 传达的价值为零。
必须开发一种能够更好地反映网络计算能力的新标准化性能指标,才能充分了解区块链的潜力。这就是“每秒 gas”这一替代性能指标的出现之处——该指标评估处理交易所需的 gas 费用,更好地反映不同的交易类型。虽然 TPS 最适合评估简单的 ETH 转账,但每秒 gas 可以反映更大的图景,因为它考虑了所有计算工作,即使是复杂的交易也是如此。
鉴于该指标的新颖性,测量所有链的每秒 gas 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却是区块链发展的关键一步。
回到基础:第 1 层
由于许多以太坊研究人员专注于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因此 layer 1 的功能历来被忽视。作为整个加密生态系统的支柱,layer 1 是扩展 EVM 的关键。为了解决 EVM 的可扩展性挑战,layer 1 必须从头开始重建 EVM,并且将性能放在首位。
随着交易量的增加,EVM 面临着严重的网络拥堵和高昂的 gas 价格。是时候扩展第 1 层以容纳下一代用户了。并行化等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吞吐量,并结合改造 EVM 的共识机制和存储解决方案,为行业树立新的性能标准,并为项目建立更有利于开发人员的环境。
扩展 EVM 的正确解决方案
过去几年,Layer 2 一直被视为提供最便宜、最快捷的交易执行方式的答案。Layer 2 并不是 EVM 真正需要的。从第一天起,Layer 1 就一直是解决 EVM 可扩展性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
现在是时候采用更准确的性能指标,并将注意力转移到改善网络性能上。这些变化将为 EVM 发挥其最大潜力铺平道路,带来前所未有的可扩展性和效率水平。EVM 将继续存在,但它的未来取决于行业的建设。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