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计划于 4 月 2 日宣布新的关税政策,全球市场正紧张观望,而加密货币行业也难逃这场政策风暴的波及。尽管比特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贸易商品,但关税政策所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市场情绪波动及避险资产的再评估,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贸易战担忧升级,加密市场面临同步压力
市场对特朗普可能重启贸易战的担忧不断升温。StoneX 全球市场研究主管 Matt Weller 指出,“市场厌恶不确定性”始终是华尔街的核心逻辑,而关税声明的模糊性已经重创风险偏好。
加密市场对此感受尤为强烈。据Coinglass数据,过去一周,各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累计流出3.29万枚比特币,目前,加密交易所比特币累计余额为218.11万枚。这表明,比特币自年初以来的上涨势头在3月底出现放缓,部分投资者开始撤出高波动性资产,转向价值股和低风险资产,且进行资产转移进入“防御模式”。
花旗预测三大关税情景,加密资产或迎剧烈波动
花旗银行在最新报告中勾勒出三种主要政策情景,并预警其对市场的连锁反应:
- 仅宣布互惠关税 对市场影响较为有限,可能引发短暂调整,但投资者仍有喘息空间。
- 互惠关税 + 增值税(VAT) 这一组合可能促使美元指数迅速上涨 50-100 个基点,全球股市承压。在此环境下,美元走强可能压制比特币等以美元计价的加密资产价格。
- 加征行业性关税 这是最具破坏力的情景,可能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比特币可能在初期出现避险上涨,但若市场全面进入风险厌恶模式,多头情绪或难以持续。

比特币再成“避险资产”?还是“风险资产”?
在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时,比特币的身份再次成为争议焦点:它是“数字黄金”还是“高风险投机品”?
Argent Capital 投资组合经理 Jed Ellerbroek 指出,市场正在向低波动资产集中配置,而科技股和加密资产的疲软表现正反映出这种避险趋势。“关税政策能见度提升,是市场重拾信心的必要前提。”他说道。
在疫情期间,比特币一度被视为对冲通胀的工具。然而,在当前高利率和强美元环境下,其角色变得更加复杂。若4月2日的政策加剧贸易紧张,全球对美元的避险需求可能上升,反而削弱对比特币的吸引力。

关税政策对稳定币市场的潜在影响
虽然稳定币(如 USDT、USDC、DAI)本质上是锚定美元或一篮子资产的加密货币,看似与关税政策无直接关联,但其运作机制和市场需求高度依赖宏观经济条件与跨境资金流动。
在花旗设想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情景中,若关税政策推高美元指数(DXY),可能意味着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增强。稳定币作为加密世界的“美元代表”,其需求可能同步上升,尤其在新兴市场和资本管制国家中。
但关税政策如果伴随着更严格的跨境贸易审查或支付监管,稳定币作为绕开传统金融渠道的支付工具,可能被监管视为高风险工具,从而对Circle(USDC)与Tether(USDT)等公司产生影响。
4 月 2 日:定调整月加密行情的关键时刻
正如 Matt Weller 所言,“一旦靴子落地”,市场或许会迎来短暂反弹。但若特朗普在4月2日后继续加码关税,市场疲软将难以逆转。
对加密行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短期价格考验,更是一次关于市场定位、避险价值和政策敏感度的深度检验。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地位是否成立,可能将在此轮宏观动荡中接受最严峻的考验。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是传统金融市场的风暴眼,也可能成为加密世界的“黑天鹅”。无论是投资者、从业者还是项目开发者,都需要为这个不确定的春天做好准备。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