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2 月,一款主打 “边运动边赚钱(Move to earn)” 的 Web3 运动项目 StepN 火爆出圈。在 StepN 平台上,用户首先需要配置一双 NFT 跑鞋,每种跑鞋具有不同“效率”和“舒适度”属性,将持续影响用户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收益。同时,StepN 设置有 SocialFi 和 GameFi 等功能,并通过 GameFi 属性连接现实生活,实现对链游的创新性改革。事实上,StepN 风靡全球并不意外,项目团队抱着想让更多用户养成健康运动习惯的初衷,以运动赚取收益的手段来提高平台用户的活跃度,在 2022 年第一季度,StepN 就获得了超 2600 万美元的实际盈利,总交易额约 4.46 亿美元,活跃用户总数超 7.8 万。
好景不长,StepN 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就陷入了运作低迷。熊市环境下新资本流入速度进一步放缓,StepN 自身也暴露出了技术短板,导致大量平台用户产生不满情绪,诸如运动收益难以变现、虚假跑鞋诈骗等负面声浪不绝于耳。更让人意料之外的是 2022 年 7 月 StepN 突然发布《关于清查中国大陆账户的公告》,停止向大陆用户提供 GPS 及 IP 地址服务,不少玩家在公告发布后不到一周亏得血本无归,也让不少网友戏称 StepN 为 “Web3 的庞氏骗局”。
StepN 的“凉凉”不禁让许多追捧 Web3 运动、热衷 GameFi 模式的用户感到失望。同时,这也让我们深思 Web3 进入运动领域,真的无法复刻其他赛道项目的成功吗?脱离了资本加注的力量,链上运动项目的经营果真难以为继?
事实上,继 STEPN 爆火后仍有不少 Web3 运动项目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它们或借助 NFT/ 钱包等技术工具实现 Move to earn 的服务目标,或尝试推出收藏品、社区化等链上丰富体验带给用户更多运动乐趣,更有引入 VR/AI 等智能技术打造沉浸式人性化运动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探索 Web3 运动的下半场,把脉链上技术打造全新运动项目的方式。
激励手段:远不止 Move to earn
Web3 运动项目的设计出发点源于 “Move to Earn” 的用户激励理念。Move to earn 原意为“奖励在现实世界中到处走动的人”,通过将 GPS、NFT、区块链和 GameFi 技术结合起来,跟踪人们的运动轨迹并为他们提供收益。从 Genopets 和 The Dustland 等早期链上运动平台的运作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开发者团队致力于让健身成为一件更有乐趣和充满吸引力的活动。
随着 StepN 在 Move to earn 模式引领下试水成功,又转而走向衰亡。其后涌现的 Web3 运动项目更体现出对 NFT、GameFi 等技术的善用,力争超越单一的 Move to earn 机制。
NFT 稀有收藏,运动钱包配置
为了唤起运动者的“稀有品收藏欲”,MOVE 作为一款集 GameFi 和 SocialFi 属性于一体的 Web3 运动软件推出各类 NFT 运动鞋。4 种类型、4 种属性、5 种稀有度档次,Walker 步行者,Jogger 慢跑鞋,Runner 赛跑者和 Trainer boots 全能战靴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运动强度。用户计划得到某一稀有 NFT 运动鞋,便会投入运动任务中,完成相应的运动任务即可获得对应的资产收益,由此形成了“运动——收益——NFT”的激励模型,转变了 StepN 较重视个人运动兑换收益的单向理念。

此外,MOVE 借鉴了链上身份验证的概念,推出项目通证。用户配置完自身的 NFT 运动鞋,通过户外步行、慢跑等活动得到收益和项目通证,凭借通证可以直接将收益兑换为 USDT 存入钱包。运动钱包的设置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妥善保管各类收益,还能通过 MOVE 进行加密资产交易,发挥 SocialFi 的平台属性。
数据算法奖励,运动竞技比拼
以往 Web3 运动项目可能会存在“重收益”的倾向,多数项目都忽略了运动是为更好实现健康管理的目的。一款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去中心化应用 Fight Out,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利用 SBT 数据为用户提供健身贷款,贷款可用于各类健康产品的购买和交易,借贷利率根据 SBT 的健身数据和健康状况动态调整,鼓励用户真正健康运动、健康生活。

除了数据算法的健康奖励,Fight Out 还加入了竞技联赛比拼的战斗模式。花样繁多的运动竞技,极大激发用户的比拼热情,取得的荣誉奖项同样可以换算为资产奖励。运动竞技在 Fight Out 平台成为 GameFi 理念引导下用户互动、锻炼的催化剂,也为 Web3 运动项目引来更多人气。Fight Out 开发团队表示,他们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设世界上第一家 Web3 集成式健身房,为用户打造一体化的便捷运动平台。
社区理念:全民参与让 Web3 运动项目更火热
StepN 在 2022 年的没落起码一半归功于资金周转不灵,另一半或在于未能形成规模化的运动社区。
相信大家都知道国内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 Keep。作为健身领域的最大参与者之一,Keep 在今年初营收已经突破 23 亿、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 3600 万人。Keep 能够保有超高人气与其构建了完美的社交场景密不可分,抓住年轻人热衷生活分享的心理特点,设置了从运动教程、交流分享、知识获取到消费体验的各类社交分享频道。
Keep 的成功也给诸多 Web3 运动项目以现实启发。Chill 就是这样一款将运动 + 社交紧密结合的 Web3 健康分享应用。除了娱乐和社交等常规运动板块外,Chill 正在开发社交 + 直播板块,致力于打造健康生活朋友圈,以分享运动直播的方式激励更多用户加入“全民运动圈”,践行“Health to Earn”的全新理念。
如果说 Chill 开启了 Web3 运动社区化运作的先例,那么 Swagger Society 则搭建了更为专业化的 Web3 健身社区俱乐部。Swagger Society 创始人 Arzón 谈道,“我一直在探索 Web3 如何比集中式会员平台更能有效地支持健身社区”。如今,Swagger Society 正在集合健身专家、运动达人等资源入驻社区,希冀通过长期性的健身俱乐部形式颠覆 Move to earn 的短期盈利模型。
多元体验:VR、AI 成就新一代 Web3 运动产品
有了社区化 Web3 运动爱好者集群后,项目技术优化和升级方向该往哪寻?
答案或许是 VR、AI 等智能技术,智能化、沉浸式体验让 Web3 运动更显魅力。
目前,多数先进运动平台开始研究可穿戴设备 + 线上虚拟运动,赋予用户全新的健身方式。Genopets 是基于 Solana 链上的运动项目,用户可以从智能手机或可穿戴健身设备中跟踪和提取健康数据,完成实体运动挑战获得的资产奖励,还能培养数字宠物(NFT)。Genopets 融通虚拟与现实的运动体验,带上 VR 虚拟设备即可进入运动世界。
当运动项目因 VR 技术设备变得灵活、有趣,AI 的加持则能让 Web3 运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首个以跳绳为核心,结合 AI 运动 + SocialFi 互动社交为一体的运动平台 FitR 去年已开放内测,植入用户健康分析的 FitR 能够自动提取适合不同个体的跳绳运动,控制速度及频率,并引导用户完成跳绳任务后获得 NFT 奖励。这样贴合用户个性化要求的 AI 运动项目,在链上运行的过程中也吸取了 NFT、SocialFi 等技术理念,成为新一代 Web3 运动产品。
结语
StepN 走向衰亡后,Web3 运动并未偃旗息鼓,而是努力摆脱资本的原始束缚,洞悉用户需求与痛点,研究更加契合市场链上运动项目。诸多 Web3 运动项目开发团队立足“Move to earn”的基础逻辑,挖掘 NFT 运动收藏模式、利用钱包 / 数据算法设计收益新路径、打造社区化全民运动社交圈……这些尝试都是开发人员从用户利好的角度,帮助用户克服运动惰性,改变枯燥乏味的健身过程作出的有利举措。
与此同时,MOVE、Fight Out、Swagger Society 等平台的成功也启示开发者在项目探索中,需要充分调动 GameFi、SocialFi 等用户喜爱的娱乐社交属性。单凭去中心化金融的力量,无法带来长久的用户黏性,鼓励用户参与互动社交、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能为开发者带来更多启示和经验。
外加当前虚拟现实和智能算法技术渗透进各行各业,Web3 运动项目趁势而为或许能够彰显与众不同之处。正如 Web3 AI 社交运动平台 Chill 在去年底注册使用用户突破了 70000 人,计划朝向“NFT+AI+ Web3 运动”的发展目标前行,推出可穿戴智能手表助力用户随时随地进入沉浸式运动状态。未来,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出圈的 Web3 运动项目,请开发者尽情发挥想象!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