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这些年可以非常长久、非常快速地发展,就是因为其已经有了很强大的基础架构,所以很多项目可以站在这些基础架构的“巨人的肩膀”上,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它们可以更多地去思考自己的商业问题,而不需要聚焦在具体的技术问题上。而在Web3,区块链只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其网络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Stratos的定位是一个去中心化基础架构的项目,因为Web3已经有了很多著名的公链,却没有坚实的基础架构。
通过Stratos的区块链分散数据网格,它可以更好的为Dapp的下一代云服务,允许智能合同开发人员如Uniswap、AAVE和NFTDapps使用分散云来部署、存储和执行其代码和数据,因此社区开发人员可以无需复杂的网络部署就能发布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完全关注产品业务逻辑,而不担心底层基础架构,使开发和运营更有效,并降低开发成本。
既然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基础架构,只有存储肯定是不够的,所以Stratos的愿景是先从存储开始,并逐步实现计算与数据库,从而完成一整个生态的配套设施开发。
何为Stratos?
去中心化基础架构Stratos是一个大规模的分布式基础设施网络,通过提供三合一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和带宽来填补这区块链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空白。旨在与基础设施提供商、中间件开发人员和Dapp开发人员一起构建一个分布式网络生态系统,以实现共同的开发、共享价值和高效的承诺,为区块链应用程序的繁荣提供可靠、可靠和低成本的应用程序。
Stratos的想法是:先从存储开始,让区块链的用户和传统的用户都把数据存到其去中心化存储的解决方案上;有了存储,很多计算需求会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生,所以Stratos第二步要做的就是计算;计算需求满足以后,需要将结构化数据存放到数据库里,因此第三步就是提供数据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Stratos希望通过一步步地建立需求,一步步地完成整个生态的开发。
Stratos的想法源自2017年,到现在近两年的时间中,存储的测试网已经迭代了5个版本,目前Stratos基本上完成了所有功能,此外Stratos正在和审计的公司合作,很快就会进入审计阶段。
Stratos的团队由一群顶级开发人员构成
Stratos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加拿大国家铁路、亚马逊、Expedia、华为、阿里巴巴等。他们每个人都具有顶尖的企业级开发经验。另外,大约有1/3的团队成员来自Mindgeek,他们与朱斌一起开发了大数据平台。每个团队成员将利用丰富的开发经验为Stratos项目做出贡献。

其中Stratos的创始人朱斌曾在跨多种平台和技术的软件开发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在此之前,他是MindGeek的Cloud团队创始人,在那里他建立了完整的大数据生态系统,并领导整个团队每天为全球1亿多用户提供用户画像数据服务、广告推荐服务、支付反欺诈服务、反侵权服务、全球CDN性能监控系统等等。

之后他以技术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了人工智能公司Faimdata,此公司通过计算机视觉为零售商客户提供消费者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凭借在几代技术创新中工作的经验,他在2021年底创建了Stratos来构建了下一代去中心化数据网格,为区块链行业提供去中心化的底层架构服务。
通过Stratos,无人可以关闭你的应用程序
Stratos希望能给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的、高性能的存储服务,想做到这一点,团队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让用户放心,第二是如何让用户使用感受很好。

Stratos的主要特点:
-支持所有类型和大小的数据
-数据上传和检索的速度快如闪电
-数据库是可扩展和自适应的
-永久的、高可用性的存储,永久可用
-项目是社区驱动的,并自然发展
-区块链智能合约和计算中都支持特定领域的语言
-完全集成的平台
1、高性能
Stratos高性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个是在立项之前,Stratos就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准备;另一个原因呢是Stratos的架构和现有的去中心化存储的架构有很大区别。
Stratos目前有超过 4000 个节点在稳定地运行。其性能的测试结果是:上传和下载300MB —500 MB的文件,大概在20 秒内能够完成。Stratos的性能是远远高于市面上绝大多数去中心化的存储项目的,甚至比一些中心化的云盘性能还高。并且Stratosnetwork不只可以做存储,还可以做视频的流处理。如果有人通过Stratos的测试节点将一段视频上传,想观看该视频的人可以直接在线播放,不需要下载。所以Stratos的去中心化存储不光可以做高效的存和取,同时还可以直接做视频和音频的播放。
2、不同的问题分开放到不同的架构层来解决

Stratos有三个层级组成,分别是价值层、资源层和元数据路由层。它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简单来说,元数据层负责通过算法将用户的服务请求和资源层的节点匹配起来,资源层接受到任务以后提供存储或者计算服务,最后区块链层作为结算层将元数据层和资源层的工作量进行共识计算并给予相应的通证奖励。因此,资源层是完全去中心化和无限扩展的,元数据层则是需要白名单机制最终由社区投票每个元节点参与的。区块链层则和大多数PoS公链一样,根据每个加入的验证节点的投票权重组成高效网络。
这三个层次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不同,使用了3个不同的共识。价值层使用Proof-of-Stake(PoS)共识,资源层使用Proof-of-Traffic(PoT)共识,而元数据路由层使用Proof-of-Authority(PoA)共识。通过这三层协同合作,可以比较优雅地解决不可能三角,因为不同的问题Stratos放在了不同层次解决。这种独特的设计是Stratos与其竞争对手的根本区别。
3、Not Your Key,Not Your Content
中心化存储虽然高效易用且大多是免费使用,但它同时有一些弊端:中心化系统有很多审查制度,用户的隐私数据、敏感数据会被中心化存储审查,也就是说所谓的安全是建立在用户隐私被审查的基础上,这些数据甚至可能会被的泄露。
但是这样的“审查”在去中心存储里是做不到的,并且去中心化存储也没有能力把修改、删除用户的数据。如果用户选择了使用Stratos的去中中心化存储作为解决方案,那么对于某位用户来说在上传非常隐私的数据之前,Stratos可以对其加密(生成密钥),上传之后其他人只能拿到该数据的分片,即便拿到了数据分片,没有私钥也无法解开。
4、选择Cosmos SDK的原因
首先对于区块链来说,Stratos是基于 Cosmos 建立的区块链,其性能与Cosmos的主网差距不会太大。区块链重要的是Stratos的代币、交易、验证会在上面运作,同时在链上开发了很多需要配合Stratos的存储,还有未来配合Stratos的计算、数据库和Stratos自己发明的新的共识机制。
5、proof the traffic(存储交通证明共识/流量证明)
在分散的网络中,很难证明某个资源提供商确实通过零知识证明来提供一定数量的存储、计算和带宽资源。以及零知识证明本身也需要大量的计算和验证。
如果Stratos使用零知识证明来验证存储网络资源节点提供的资源,则将有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带宽用于验证存储、计算和带宽资源。那么,整个网络可以真正提供给用户的可用资源将会大大减少。这样就完全违反了Stratos设计的初衷。因此,Stratos通过“流量证明”的方法巧妙地分离了每个参与者的兴趣纠缠,从而通过对网络流量的多方验证来证明存储、计算和带宽资源。使用Token来激励云计算资源提供商,以确保和促进云计算资源供需模型的有效运行。
举个例子,旷工如果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就需要提供更多的流量、存更多有价值的、别人愿意访问的数据。如果两个矿工A和B,矿工A所提供的服务器性能比较差、带宽比较小,而矿工B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器,性能又很好。那么当Stratos把相同的非常火爆的一个短视频放在了矿工A和矿工B的服务器上,每次访问的时候矿工B的反应都会更快一些,就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处理到更多的流量。假设矿工B的处理速度比矿工A快5倍,那么矿工B可能就有矿工A不止于 5 倍的收益。这时矿工B赚了更多的收益,会觉得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就愿意再投入,把自己的服务器做得更加强大,或者增加更强的服务器到Stratos的网络。而同时矿工A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收益,甚至都不能支付机器的维护成本,此时就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加大投入,让自己的机器也变得更强;另一种是撤出网络。所以这种情况下,对于Stratos的网络,如果每个矿工所提供的节点都很强大、很稳定,那么整个网络的性能和质量也会非常好。
代币 STOS持续激励
Stratos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网络用户根据其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量被扣除STOS代币。流量证明算法根据Stratos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透明地向用户收费。而用户在使用Stratos的存储、计算、数据库或任何Stratos的服务时,都会需要消耗STOS。STOS 代币 用途:
(1)STOS将被质押/委托给验证者,以确保区块链网络的安全。
(2)STOS将作为流量证明的挖矿奖励发行。
(3)STOS将在支付交易费时被消耗。
(4)STOS将用于预付Stratos资源网络服务流量费。
此外,Stratos此前获得了183万美元战略轮融资,投资方包括Fundamental Labs, Kenetic Capital, Fenbushi Capital, Particle XYZ, Spark Digital Capital, Bixin Ventures, SNZ Holding, DFG Capital, 还有Nothing Research。在主网上线以后,Stratos可能还会有一轮融资。但Stratos更希望等产品真正让潜在的投资人、潜在的用户看到真实价值以后,再开启新一轮的融资。
全链式跨链计划
Stratos未来的一个目标是想通过跨链桥的方式让存储可以跨越不同的链。用户每次要消耗的STOS可以使用公链生态的原生代币通过跨链桥直接swap,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不拥有STOS代币的前提下使用Stratos的服务。这对于DApp的开发者和用户的数据都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大量地节约资源,对于开发团队来说也是非常好维护。另外每个公链都可以作为进入Stratos的入口,但入口进去以后,最终都是在Stratos的去中心化存储平台上做事。这就Stratos跨链的概念和Stratos的对未来的预期。
在审计阶段完成后的几个月内Stratos的主网就会上线。Stratos主网的第一步骤Stratos的区块链,该区块链是基于Cosmos 和 Tenement 的 SDK 完成的,是Stratos的专用链(当然其他人也可以使用),另外Stratos的存储也会同步上线。主网上线以后,Stratos要做的是帮助更多的项目方,让更多传统的用户使用到Stratos并且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在Stratos真正落地、大家对Stratos的产品满意以后,Stratos就会开发去中心化的CDN。CDN是存储上的另外一个层次,就是在存储的基础上继续开发。这时Stratos会找到视频公司和传统的互联网公司,用比较低廉的费用让其尝试使用Stratos去中心化CDN的概念,在有一定的使用率、有一定的落地点之后,Stratos就会回头开始开发去中心化计算,再下一步就是开发去中心化的数据库。
相关链接
官网:https://www.thestratos.org/
推特:https://twitter.com/Stratos_Network
Stratos 去中心化存储流媒体视频演示:
https://mp.weixin.qq.com/s/CyYURhwlZLvbbrxbd3YFVA
白皮书:https://www.thestratos.org/assets/pdf/stratoswhitepaper.pdf
*本文由CoinTime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所有评论